在企业入手ERP的时候,成败一半决定在系统的制作过程中。还有一半就是系统的实施。一个好的实施可以让你事半功倍。下面我就来给大家介绍一下,实施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1.制定项目时间表的重要性。
企业资源规划系统的实施是一个长期的项目,在这个过程中会涉及到各种资源,也会涉及到任务的分解,而且大多数事情都有一个顺序的要求,所以时间的分配和控制必须做好。而且在实际操作中,经常会出现一味地追求项目进度计划的速度,甚至故意追求某一特定的日期作为项目的里程碑,这会给项目的控制带来很大的压力。
另一方面,事实上,许多项目的失败是由于项目进度的延迟,导致项目团队士气低下和效率低下。因此,云企业资源规划系统项目实施的时间管理需要充分考虑各种潜在因素,并有适当的空间。在实施过程中,应强调项目按进度实施的重要性,在考虑任何问题时,应以保持进度为前提;同时,合理利用快速工作和快速跟进来充分利用资源。
2.人力资源的重要性。
企业内部管理所需的业务应用系统主要指财务、物流、人力资源等核心模块。
物流管理系统采用制造业的MRP管理理念FMIS有效实现了预算管理、业务评价、管理会计、ABC成本收集方法等现代基本财务管理方法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在组织机构设计、岗位管理、报酬体系、人力资源开发等方面也是先进的理念。
企业资源规划项目的成功实施当然离不开人力资源保障体系,企业内部应建立一个自上而下的项目组织。人力资源管理项目,首先要明确每个任务由谁来完成,在此基础上形成人力资源矩阵。
一句大白话,所有的问题都会归结为人。可见云ERP项目实施过程中的人力资源管理是多么重要。因此,实施团队的质量是项目实施成败的关键。在一个云ERP项目中,30%的时间和精力都在做技术,70%的时间都花在做人的工作上,所以人力资源管理是云ERP项目管理的核心部分,做项目一定不能小看。
3.项目内部:项目质量管理。
一般而言,达到目标要求,超出目标期望是项目质量要求。一般来说,我们经常说项目的优质实施是满意度的实施。
怎样才能达到高满意度?事实上,这是一个难以定义的标准。币加德软件小编认为,首要的前提是对项目的目标/需求范围有一个清晰的定义,这是对项目实施高质量的前提。在此基础上,企业对产品满意,产品包括软件本身和软件技术。然后是对实施顾问和实施过程的满意。产品、技术、实施三个方面构成了企业资源规划实施项目质量的范围和具体内容。我们需要在这三个方面采取措施建立质量监督措施,加强质量控制。
ERP系统支持混合生产模式的管理,其管理理念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精益生产”的理念,即企业以大规模生产模式组织生产时,将客户、销售代理、供应商和合作单位纳入生产系统,企业与其销售代理、客户和供应商之间的关系不再是业务往来关系,而是利益共享的合作伙伴关系。这种合作伙伴关系构成了一个企业的供应链,即精益生产的核心理念。
其次,“敏捷制造”的理念,当市场发生变化,企业遇到特定的市场和产品需求,企业的基本合作伙伴未必能满足新产品开发和生产的要求。此时,企业会组织一个由特定的供应商和销售渠道组成的短期或一次性供应链,形成“虚拟工厂”,将供应和合作单位视为企业的一个组成部分,并将其应和合作单位视为新产品的一个组成部分。
4.奖励机制的建立和完善。
云ERP项目的实施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可谓牵一发而动全身。在完成现有任务的同时,实施的同时,无形中增加了学习、培训、讨论、分析和收集数据、整理基础数据、规范流程和数据等诸多工作。因此,必须建立有效的奖惩机制,才能有效调动实施者的积极性。在适当的时候,项目领导小组应该对贡献突出的人和部门给予特别奖励。
5.项目风险管理。
之所以把项目的风险管理放在后面,是因为上述各种因素都存在很多不确定性。不确定的范围、不确定的时间、不确定的人力资源、不确定的质量等都会影响到项目的目标。而且项目的风险管理,就是要控制上述项目因素存在的不确定性。在云ERP项目管理中,风险管理一直是关键和难点。
实施前阶段:
1、可操作性是否具备简单实用特性
对于企业的员工来讲,易用、操作简单最为有效,尤其是对于计算机水平一般的的员工来讲,如果他们对于产品本身产生抵触的情绪,那么,这将会导致项目必然会失败。判断币加德ERP的产品的好与坏,一个重要的因素就看它是否是实用,如果业务部门或者员工一直在使用其产品,那么,三个月以后,随着操作习惯的改变,对于的普及推进能起到积极的作用。
2、ERP系统速度是否更快
对于产品本身来讲,要求ERP产品的速度要快。刚才我们提到,现阶段大中型企业应用较多,因此,无论是企业的基础数据,还是现有数据都需要前期的整理、录入。这就要求ERP软件前期的速度快,这是ERP系统上线前期需要准备基础工作。在ERP上线以后,随着数据和信息量的不断增加,数据量是越来越庞大,ERP软件系统能否满足立益增长的数据信息量的应用,已经成为CIO选型的产品的一个关键问题。当数据量增长到一定的阶段时,ERP系统的速度是否还如过去以往一样快速?有没有更加合理或者补救的措施成为CIO考虑的另外一点。对于传统的企业ERP软件速度并不是很明显,但从制造、金融等领域数据量的快速增长,ERP软件的速度将直接受到考验。因此,CIO在选型时,可通过专业的测试机构来衡量ERP服务商所提供的产品。
3、ERP系统是否具备灵活性
虽然现在ERP的产品越来越成熟,管理也越来越规范,但对于企业来讲,有些产品对于企业自身没有任何的价值,增加反而给企业带来不利的影响,如果不上线而存在于系统前,容易增加员工的操作复杂。但这个功能又无法去掉,对于企业来讲,这样的ERP产品在设计的过程缺乏灵活性。这就需要CIO选型ERP系统是提前了解所要部署的产品是否备个性化的要求,可参考同行业的企业
4、是否具备可扩展性和二次开发
“ERP上线后,只是信息化开始的第一步,更多的在于以后的应用”,业内专家这样描述ERP上线的现状。ERP在上线后只是第一步,前期的准备工作做充足上线后,只是刚刚开始,如果只是从ERP软件系统的角度来考虑,ERP系统未来还需要承载更多业务的运行。随着业务的不断变化,产品创新也在不断的扩大,这就要求,我们的ERP系统系统随时随地与业务相结合,从目前的这种现状来看,ERP系统与业务随时随地的结合,还存在很多的因素。”一些小的业务调整变化短期内实现起来,还是比较容易,但从大的项目或者改进来讲,则比较困难。“,国内某户外用品企业CIO讲道。当业务发生变化时,需要及时的调整企业的ERP系统,这就要求我们的系统具备可扩展性和二次开发。在过去,系统都是比较固化的流程,在二次开发和扩展性方面,显得很是死板,企业只能应用已经固化的产品,对于调整的业务变化,ERP系统显得力不从心,因此,CIO在选择ERP产品的过程当中,要充分考虑到ERP软件系统的二次开发和可扩展性。
5、与现有的业务是否匹配
上ERP系统的目的,就是为了适应快速企业的发展,同时满足企业业务、生产等方面的需求。只有与业务相匹配了,才能称之为合格的ERP系统。关于选择符合业务ERP系统,在业界有很多的案例,但每个案例基于不同的特色,作为CIO要明确企业需要什么样的系统,前期需要大量的调研,只有首先把企业的内部需求规模好,做到企业内部流程与需求的的行家,才能在软件选型的过程当中,分辨出哪些系统是适合企业业务的,哪些又是不适合的。
试运行阶段:
1、建立健全的ERP岗位制度
2、建立ERP操作管理制度
3、建立计算机硬件、软件和数据管理制度。
正式实施阶段:
1、企业实施ERP管理系统必须重视‘人’的因素
ERP管理系统涉及到公司销售、生产、采购、物流等单元的所有单元,上自企业老板,下自一般员工,都必须重视现代企业管理,模式的建立、优化和调整,老板必须将技术基础工作和人员培训同步进行,而各单元总经理的高度重视及亲自参与无疑成为所有参与人员的榜样,在他们的带动下各单元之间形成较高的默契,为系统的高效运行打下了坚实的人员基础。将erp个管理模块渗透到前一段各个环节,真正形成一个能良性运行的环境,以调高企业的收益。
2、企业内部标准化的建立
企业使用某一个物料主要取决于其工程能够满足企业的需求,在此种情况下,因为物料的生产厂商的不同,每个厂商对此物料可以有自己的描述方式,那么对于企业来说就存在同一种物。料的描述不一致,这个时候凡进入企业范围流程使用的该物料,则只能使用同一种描述,这就是一种标准。在此基础上建立的物料数据库对企业而言是准确的,提升了物料的通用性,同时也将减少企业的库存。
3、项目实施小组的正确指导
项目小组的成员,包括了各单元的经理或业务骨干,他们即对本部门业务的实施负责也同时协调相互之间的关系。在人员配备上做到有备份的人员,以保证项目的正常实施。
所有的人员,正对自身的特点,扬长避短,围绕着项目的目标,不断的进步,在erp管理系统实施的关键时刻不怕疲劳,连续工作针对不完善的数据进行修正,为系统的成功使用打下基础。
同时erp管理系统实施小组对制定的每个方案,都是经过多次的测试验证,以及各单元之间的讨论,给方案的具体实施的顺利进行提供了保障。
4、ERP管理系统实施中的保障措施
(1)将项目的实施与全体人员的业绩挂钩,让大家都有参与感。
(2)在实际应用与不断的学习相结合。
(3)标准的操作流程,可以避免ERP出错
上述有关ERP系统实施中需要注意的5个方面就分享给大家,在云ERP项目实施过程中,所有的因素都有可能使ERP不断变化,如果不能有效地处理这些变化,项目计划必然会反复调整,交货日期也会反复拖延,项目成员的士气也会越来越低,这将直接导致云ERP项目成为沙堆危楼。由此可以看出,项目管理者必须具备高超的管理技能,这是ERP项目成功完成的决定性条件之一。
简而言之,项目风险管理就是对ERP实施过程中存在的各种重要因素,如范围、时间、人员等进行管理;具体而言,就是采取规避、转移、接受、利用等措施,排除项目目标实现的不确定性,从而确保项目有序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