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RP系统是企业资源计划(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 )的简称,其核心思想是供应链管理,ERP的核心目的就是实现对整个供应链的有效管理。企业资源计划ERP的核心管理思想就是实现对整个供应链的有效管理,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体现对整个供应链资源进行管理的思想
在知识经济时代仅靠自己企业的资源不可能有效地参与市场竞争,还必须把经营过程中的有关各方如供应商、制造工厂、分销网络、客户等纳入一个紧密的供应链中,才能有效地安排企业的产、供、销活动,满足企业利用全社会一切市场资源快速高效地进行生产经营的需求,以期进一步提高效率和在市场上获得竞争优势。换句话说,现代企业竞争不是单一企业与单一企业间的竞争,而是一个企业供应链与另一个企业供应链之间的竞争。企业资源计划ERP系统实现了对整个企业供应链的管理,适应了企业在知识经济时代市场竞争的需要。
2、体现精益生产、同步工程和敏捷制造的思想
企业资源计划ERP系统支持对混合型生产方式的管理,其管理思想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是"精益生产LP(Lean Production)"的思想,它是由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提出的一种企业经营战略体系。即企业按大批量生产方式组织生产时,把客户、销售代理商、供应商、协作单位纳入生产体系,企业同其销售代理、客户和供应商的关系,已不再简单地是业务往来关系,而是利益共享的合作伙伴关系,这种合作伙伴关系组成了一个企业的供应链,这即是精益生产的核心思想。其二是"敏捷制造(Agile Manufacturing)"的思想。当市场发生变化,企业遇有特定的市场和产品需求时,企业的基本合作伙伴不一定能满足新产品开发生产的要求,这时,企业会组织一个由特定的供应商和销售渠道组成的短期或一次性供应链,形成"虚拟工厂",把供应和协作单位看成是企业的一个组成部分,运用"同步工程(SE)",组织生产,用最短的时间将新产品打入市场,时刻保持产品的高质量、多样化和灵活性,这即是"敏捷制造"的核心思想。
3、体现事先计划与事中控制的思想
企业资源计划ERP系统中的计划体系主要包括:主生产计划、物料需求计划、能力计划、采购计划、销售执行计划、利润计划、财务预算和人力资源计划等,而且这些计划功能与价值控制功能已完全集成到整个供应链系统中。
另一方面,企业资源计划ERP系统通过定义事务处理(Transaction)相关的会计核算科目与核算方式,以便在事务处理发生的同时自动生成会计核算分录,保证了资金流与物流的同步记录和数据的一致性。从而实现了根据财务资金现状,可以追溯资金的来龙去脉,并进一步追溯所发生的相关业务活动,改变了资金信息滞后于物料信息的状况,便于实现事中控制和实时做出决策。
4、体现人力资源管理的思想
通过对ERP人力资源管理系统的建设,使原本被分割的信息并存到一个综合的数据库,为企业的生产、销售、财务、人力资源及其他企业过程所共享,增强企业的运作能力。对相关业务流程进行梳理并且优化,利用全面、准确、实时、系统的数据网络,以及其强大的分析功能,实现人力资源优化配置。对于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企业必须建立行之有效的管理体系,从而提高ERP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实施的成功率,提升企业的管理水平。
(1)建立规范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工作流程。随着人力资源管理理念的逐步渗透,必然要改变过去已经习惯的业务流程和工作方式。从规章制度、管理机制上加大执行力度,通过法治而不是人治来抓好企业ERP的应用及各项工作。
(2)强化团队建设,高效协作。紧紧围绕企业的生产经营及币加德ERP建设目标,充分发挥企业负责人、中层管理人员,以及相关部门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共同完成此项工作。
(3)完善薪酬管理体系。企业应以当地经济发展水平和物价指数为依据,确定合理的薪酬待遇,进一步增强企业竞争力。鉴于币加德ERP工作的特殊性质,ERP人员必须要有一定的权限,由岗位决定角色,由角色决定权限,人员岗位变化,相应的权限也变化,使之在职责范围内做出及时、准确的判断。从而增加员工工作的责任感,提高员工工作的积极性。
(4)加大培训力度。员工的成长取决于自身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但也与企业的发展和企业文化紧密联系。人力资源是企业持续稳定发展的基础,而员工培训则是维系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和保证。企业应为员工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建立培训激励机制,健全培训体系。
(5)做好阶段性工作。ERP系统实施分为5个阶段:项目准备阶段、信息采集阶段、培训阶段、数据导入和测试、上线试运行阶段。重点做好这几个阶段,项目工作才能有序开展。
(6)逐步提高系统适用性。系统建设要坚持以用促建的原则,在系统具备基本操作功能后,坚持使用系统,在运行过程中发现问题,仔细研究,及时反馈,提出建议并加以整改,从而提高系统的适用性。
此外,计划、事务处理、控制与决策功能都在整个供应链的业务处理流程中实现,要求在每个流程业务处理过程中最大限度地发挥每个人的工作潜能与责任心,流程与流程之间则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合作精神,以便在有机组织中充分发挥每个人的主观能动性与潜能,实现企业管理从"高耸式"组织结构向"扁平式"组织机构的转变,提高企业对市场动态变化的响应速度。